<thead id="jdjjx"></thead>
        <noframes id="jdjjx"><dfn id="jdjjx"><rp id="jdjjx"></rp></dfn>

          <pre id="jdjjx"><sub id="jdjjx"><form id="jdjjx"></form></sub></pre>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2023-11-04 07:54 來源:工人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孫丹)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2023年11月04日 07:54   來源:工人日報   

                根據民政部等部門制定的《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各級民政部門要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今年9月,江西省峽江縣社會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登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臺,發現當地巴邱鎮一名二級肢體殘疾人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2萬元,第一時間將這條信息反饋給鄉鎮開展摸底排查,核實后按程序將其一家四口納入低保,并實施臨時救助。這名肢體殘疾人得到救助,正是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成果的一個縮影。

                根據民政部等部門制定的《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各級民政部門要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通過多種方式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開展跨部門信息比對,實時監測發現低收入人口的困難風險,分類處置預警信息”。目前,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已經歸集6600多萬低收入人口的基本信息。

                “大數據+鐵腳板”主動摸排

                峽江縣巴邱鎮這名受到救助的二級肢體殘疾人,夫妻雙方每月退休金加零工收入約6000元,兩個女兒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生活原本其樂融融。但由于這名殘疾人被確診為帕金森并膿毒血癥,一家人本來美好的生活就此打破。

                有了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救助幫扶機制,一家人得到的救助不局限于納入低保和得到臨時救助金,縣民政局將其信息推送至醫保、殘聯、教育等部門,協調實施醫療救助金,并落實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困難學生學費減免政策。

                在江西省,類似這樣被主動發現,及時救助的案例還有很多。通過“大數據+鐵腳板”的工作模式,實現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今年,該省已經將356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范圍,線下則建立了以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為主要力量的主動發現隊伍,把摸底排查融入基層日常工作,常態化開展困難群眾走訪摸排和救助對象探視巡訪,今年以來全省主動發現摸排46.45萬人次,通過摸排納入低保3.16萬人。

                大數據摸排的成功,得益于打破壁壘,實現各個部門數據的共享。在山東省濱州市,“e家大數據”綜合信息平臺整合了16個部門(單位)40余項社會救助事項,共享33個部門數據。

                在基層“拉網式”排查過程中,從縣到基層社區,“鐵腳板”也在發揮著重要作用。山東省無棣縣碣石山鎮的一名智力三級殘疾人,母親常年在家照顧他和弟弟,家庭經濟來源全靠父親一人,生活步履維艱。村級民政協理員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上報,鎮民政所核實,按照程序為這名殘疾人辦理了“單人戶”低保。

                不能等群眾自己來找政策

                “他是新政策的受益者,按照過去的低保政策,他家雖然困難,但是不符合整戶納入的條件,F行政策規定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可按照‘單人戶’提出低保申請,惠及了更多苦難群眾!睙o棣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王超說。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瞿靖鎮一名居民,今年4月查出淋巴癌、糖尿病和腦萎縮,看病住院已經自付費用4萬多元,后續治療還要花費不少!白尷щy群眾享受到救助政策,不能等群眾自己來找政策!编l鎮工作人員收到醫保局數據推送后,第一時間通過家庭經濟核對和入戶核查,結合這名居民的患病情況和生活情況,將其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并給予臨時救助金。

                “‘低保一件事一次辦’太好了,只要填一張表,就幫我們申請了孩子的教育資助、水電費減免,都不用我們自己去跑!苯魇∩橡埵行胖輩^北門街道一名低保對象說!斑@要是以前,我得拿著低保證、戶口本等資料跑多個部門,很不方便!边@名低保對象一家三口,丈夫先天性腦萎縮、肢體四級殘疾,女兒還在讀小學,通過“低保一件事一次辦”,這個家庭得到了水電費減免、教育救助、殘疾人生活補貼等專項救助。據悉,江西省的“低保一件事一次辦”將群眾原本要跑7個部門遞交21份材料才能辦理的7項救助事項,簡化為只需要在一個窗口勾選一張表單。

                在寧夏,社會救助模塊被嵌入“我的寧夏”APP,實現了低保、特困人群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事項“指尖辦”“掌上辦”。

                各方力量參與社會救助

                “以前,相對于低保和特困人群,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和低保邊緣家庭的救助幫扶政策少,很多時候是認定了身份,相應的政策跟不上!苯魇|鄉區民政局工作人員饒增輝說,“去年,省里明確這兩類群體可以享受的政策,我們也可以根據對象需求,協調相關部門給予他們更多幫扶!苯刂聊壳,東鄉區共納入支出型困難家庭131戶285人。

                東鄉區一名居民,平時幫別人開車有一定收入,配偶沒有固定收入,兩個孩子讀書每年都要花費2萬多元。當地在核減一家人剛性支出后,將其一家人認定為城鎮剛性支出困難家庭,不僅得到了生活補貼,也通過一些項目解決其家庭開學費用籌措難問題。

                在分類救助過程中,社會力量也在發揮著作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富國街道一名居民被查出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今年5月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花費99.54萬元,經過報銷后還需要自行承擔38.58萬元,后續排異還需要大量治療費,家庭因此負債累累。該市“安心紓困”慈善基金為其提供了23.15萬元的救助金。

                有基層工作人員表示,社會救助不再僅僅是“缺錢給錢、缺糧給糧”的物質救助,更是要通過不斷提升救助水平和服務質量,通過“物質+服務”“慈善+救助”等模式,廣泛吸納各類社會資源,將社會力量聚集起來。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一名居民,于去年11月患急性腦梗,下肢和手臂癱瘓,言語不清,獨居公租房,生活不能自理。當地將其納入低保對象,并招募志愿者照料其生活起居,動員熱心居民和鄰居實時看護,還發動愛心企業捐款捐物。

                多方合力的救助也讓受助群眾有了為美好生活奮斗的信心。利通區上橋鎮一名勞務移民,家庭主要經濟來源靠夫妻兩人打工,后因孩子年齡小,妻子無法外出打工。當地幫助其妻子申請鄉村公益崗,并申請當地民俗文化村地攤經濟免費攤位,增加家庭收入。一家人奮斗生活的信心回來了。(記者 趙昂)

              (責任編輯:孫丹)

              亚洲综合图库欧美,欧美交配视频动图,美国a级黄色大片,欧美黄色免费电影

                  <thead id="jdjjx"></thead>
                    <noframes id="jdjjx"><dfn id="jdjjx"><rp id="jdjjx"></rp></dfn>

                      <pre id="jdjjx"><sub id="jdjjx"><form id="jdjjx"></form></sub></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