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提出促進餐飲業健康發展的要求。當前,不少餐飲企業主動求新求變,努力拓寬銷售路徑。一些商戶開始關注餐飲線上化和數字化轉型,積極嘗試與線上平臺合作。餐飲業線上線下業務正形成有機互動,協同發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從線上來看,餐飲外送外賣業務的增長并非是對堂食業務的擠出與替代,而是開創了一種新的消費場景。傳統中小餐飲門店的服務半徑一般為500米左右,而線上外賣的平均配送距離為987米,擴大了近一倍。統計表明,每增加一人/頓的外賣消費,至少八成是源自“家庭做飯”“方便食品”等非社會化餐飲活動的轉化。而且,外賣開通對堂食銷售額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外賣的發展也推動了線上線下融合商業模式的持續創新,如自營外賣、網訂店取、外帶、預制菜等都成為了餐飲企業的新發展方向。
不難發現,餐飲業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特點鮮明。餐飲業各環節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不一致。從整體而言,線上點單(外賣為主)、推廣、店鋪裝修等側重于渠道數字化的易上手、低成本型產品應用率更高,而偏向于生產過程和后臺運營的流程、決策數字化產品使用率較低。這是由于通過線上化手段與前端消費者廣泛鏈接,能讓餐飲商戶更直觀、更顯著地觀察到數字化的效果。在線點單、線上營銷等渠道數字化的效果能得到即時體現,即使沒有產生預想的效果,也提供了改進的方向。這說明餐飲業數字化轉型還有較大的空間。同時,更多平臺加入到餐飲業數字化轉型中,短視頻平臺等也開始涉足餐飲外賣。很多餐飲企業還利用各種網訂店取、外帶、預制菜等業務,向社區化、零售化轉型,方便外帶的手拿食、擁有更長保質期的預包裝產品等成為一些餐飲企業提高營業收入的重要手段。
進一步發揮線上線下合力,提升餐飲業發展潛力,須政府、平臺、餐飲企業多方共同努力,讓煙火氣越來越旺。
應在標準制訂、人才培養、資金支持、應用示范等方面出臺相應政策。以標準制訂為例,通過餐飲業在信息展示、交易方式、服務評價等方面形成標準,有利于降低行業在信息搜尋、售前匹配、評級評價、履約配送、售后服務等過程中的摩擦與失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在人才培養方面,要通過線上學習、課程培訓等方式,提升從業者數字化基本認知與技能水平;鼓勵校企合作,解決餐飲行業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不一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還要推動平臺企業開發或者匯聚一批真正適應餐飲行業需求的數字化工具。要幫助中小商戶明確自我定位及發展方向,采購或應用適用于自身發展階段的數字化轉型工具,避免企業盲目跟風;谥行∥⒉惋嬈髽I的特點,開發價格較低、上手快、見效明顯的數字化工具。鼓勵餐飲企業提高數字化意識,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從渠道數字化入手,選擇合適的線上經營工具和路徑,使線上線下互促發展。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