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6日訊(記者 佟明彪)“節前,全國鐵路高峰日最高可開行旅客列車6077對,客座定員可達904萬人;節后,高峰日最高可安排開行旅客列車6107對,客座定員可以達到914萬人;最大客座能力比2019年春運增長11%,能夠較好地滿足春運期間旅客出行需求!眹F集團客運部主任黃欣在1月6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春運鐵路部門的運力安排。
黃欣表示,2023年春運的火車票預售已經從2022年12月24日開始,從目前的售票情況來看,各方面旅客出行需求都有比較明顯的增長,鐵路客流也呈現了逐步回暖的態勢。在運力安排方面,鐵路部門在三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
一是用好新線新站新裝備。去年,全國鐵路投產新線4100公里,其中高鐵2082公里,鐵路網的通達性和覆蓋面進一步提升。春運中,鐵路部門將充分發揮高鐵乘網運營優勢,用好去年新開通的鄭渝高鐵、湖杭高鐵、銀蘭高鐵、京唐城際、新成昆鐵路、北京豐臺站等新線新站資源和新投用復興號動車組等先進裝備,也用好京廣高鐵京武段實現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成果,增強路網整體功能和效率,提升鐵路春運能力。
二是加大重點地區和時段運力投放。節前,在北京、滬寧杭、廣深等客流集中地區,日均安排開行直通旅客列車1623.5對、同比增加34.5對;安排開行夜間高鐵列車222對,同比增加25對。節后,在成渝、武漢、南昌、湖南等客流集中地區,日均安排直通旅客列車814.5對,同比增加18對;安排夜間高鐵列車135對,同比增長14對。與此同時,保持普速旅客列車必要開行規模,持續開好公益性慢火車,保障邊遠地區群眾基本出行。
三是建立突發客流應急響應機制。根據鐵路12306客票預售和候補數據,分析旅客出行規律,動態研判客流走勢,梯次安排運力投放,實現運能和需求的良好匹配。根據售票情況來看,節前,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向中部地區和西南部地區運力比較緊張,下一步,將做好運力調劑和補充,盡可能滿足旅客出行需求。為應對突發客流,在主要鐵路樞紐儲備一定數量的動車組和乘務人員,確保隨時能夠上線運行,保障廣大旅客出行需求。
(責任編輯:王婉瑩)
雷軍同日卸任兩職 或將專心造車
王傳福:讓馬斯克緊張的人